脾虚是脾胃病中最常见的病证,究竟如何发生的呢?如何做好养生,与朋友们浅谈如下。
一、先谈一下脾虚:
1、脾虚:是脾气虚弱,运化失职或失于温煦、固摄不能,出现不思饮食、畏寒肢冷、脏器下垂、腹胀腹泻等症状的证候。分为脾气虚证、脾阳虚症、脾虚气陷证、脾不统血证。
脾虚早期为气虚证,表现为不思饮食、倦怠乏力、少气懒言、腹胀腹泻、面色萎黄等表现。日久会出现阳虚,表现为畏寒肢冷、大便溏薄等阳虚表现。脾气虚久,升举功能下降,不能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位置,出现脏器下垂,如胃下垂、子宫脱垂、脱肛、游走肾。脾虚不能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,出现血逸脉外,导致便血、尿血、妇科崩漏等症状。
在病程上,脾气虚为脾虚早期症状,脾阳虚、脾气下陷、脾不统血多为脾虚日久出现的症状,相对为脾虚后期。
2、脾虚如何发生的呢?也就是病因:
(1)、先天(肾)禀赋不足:早产或出生后体弱多病,先天不足,不能温养后天之脾脏,脾脏虚衰,出现脾虚之证。
(2)、饮食不节:饮食过饱、不节饮食,或嗜食辛辣生凉,耗伤脾气、日久脾气虚衰。
(3)、情志:由于生活与工作压力,或暴怒,导致肝气郁结,肝郁气滞,横犯脾胃,肝郁乘脾,脾气虚弱。也就是我们生气后,往往出现胸胁胀满,不思饮食的症状。
(4)、过劳:脾主四肢与肌肉,过度劳乏,劳则耗气,会损伤脾气,引起脾虚。
(5)、久病:病重日久,耗伤脾气,引起脾虚。
(6)、年迈:年老体衰,脏腑功能下降,脾气亏虚。
3、脾虚如何做好养生呢?
(1)、饮食:规律饮食,不要过饥过饱,少吃生凉辛辣,少饮酒。
(2)、情志:平素少生气,要善于交流,保持好心情。
(3)、运动:脾主四肢与肌肉,经常锻炼身体,四肢强健,脾气得复,脾虚自除。但避免过劳,以免耗气。
(4)、食疗:薏苡仁、芡实、大枣、山药各适量煲粥,补气健脾。
(5)、汤药:参苓白术散、四君子汤、八珍汤、十全大补汤、归脾汤、补中益气汤等。
(6)、中成药:启脾丸、参苓白术丸、健脾丸、人参健脾丸、健胃消食片、四君子丸、八珍颗粒、理中丸、附子理中丸、温胃舒颗粒、良附丸、四神丸、补中益气丸、归脾丸、人参归脾丸、健脾生血颗粒、健脾养血颗粒。
以上浅谈脾虚的病因,以及脾虚的养生,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,脾胃杠杠好,吃嘛嘛嘛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