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白术 > 中药白术 > 正文 > 正文

磐安萧统文化广场启用见证千年药乡振兴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5/4/12 12:05:41

-09-:39

浙江新闻客户端

通讯员应羽淇邵汉诚记者杨振华傅颖杰钱逸

今天(9月19日)上午,磐安县浙八味药材市场北侧的萧统文化广场,先锋号划破长空、锣鼓声响彻天际,8名药农、药商、药企代表缓缓揭开萧统像上的红纱。名药农、药商、药企代表排列成队,在这片飘荡了千年药香的土地上,共同见证“萧统文化广场”正式启用。

萧统:磐安中药文化的标识

萧统文化广场占地面积多平方米,总投资多万,历时2个月建设完成。

磐安民间相传,种植药材的传统源于南朝梁武帝时期。南梁昭明太子、文学家萧统为避谗言,不远千里,辗转来到大盘山,他见此地环境清幽,心中烦恼顿时便消失。于是,萧统决定结庐读书,隐居于此。

萧统关心民间疾苦,深受民众爱戴,其间他常入深山采药救助山民,并且教百姓种植药材。磐安百姓深感其恩,于是在大盘山青龙头建造昭明院,尊萧统为“盘山圣帝”。

萧统文化广场以萧统传说为创意。广场上的萧统雕塑以山形为基本元素,并在居中位置以写意手法将萧统与群山有机结合,体现了“山高人为峰”的理念。在群山的正面,以浮雕语言表现“浙八味”中药材,其中包含了俗称为“磐五味”的磐安白术、元胡、芍药、贝母和玄参。

在人物造形上,萧统左手握着一本书,从侧面介绍了萧统曾主持编撰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《文选》,以及萧统作为南朝梁代文学家的历史背景;萧统右手向前抬升,仿佛即将采摘中药。整座雕塑高9米、宽13米、厚2.8米,艺术地表现了磐安山水和磐安精神的交相融合、互为表里,远观大气磅礴,近看气韵相生。

传承道地药材,振兴中药产业

活动现场,在磐五味传承典仪上,5名新一代药农、药商、药企代表从老一代中药从业者手中接过象征薪火传承的瓶子。他们手中所捧的瓶子装有磐安泥土和磐五味的种子。泥土是根,种子是未来,老一代把磐安的根和未来郑重地交到新一代手中。

“药是有良心的,在今天我们从老一代那里接过的是为中国中药正名的决心。”青年代表杨定升说。

药材好,药才好。去年以来,江南药镇围绕产地环境、种子种苗、种植加工、贮藏运输、质量监测、交易流通、质量追溯、中药工业、文化传承等9个产业链关键环节,实施21个重点项目,构建7大服务体系,全面启动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,形成产业链、创新链、服务链、资金链“四链一体”功能,为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。

同时,江南药镇依托省中药材种质资源圃、大盘山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基地,建成亩以“磐五味”为主的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、亩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,从源头保护和提升浙产道地中药材的种质资源,加强了道地药材的道地性保护。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shue.com/zybs/14797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术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