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白术 > 白术价格 > 正文 > 正文

李克绍小方好用,治疗肩周炎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0/12/10 14:34:15
白癜风症状 https://m-mip.39.net/news/mipso_5885336.html

中医书友会第期

每天一期,陪伴中医人成长

I导读:“白术附子合用,既然有暖肌、祛寒、镇痛的明显作用,所以临床遇到风寒湿痹等证,除新发者可加入羌活、独活、细辛、防风等治标之药物以外,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患者,一般只是重用术附,更觉药简效速。”(编辑/王超)

术附汤治肩周炎的体会

作者/李克绍

一、病案举例

王某,中年男性,年8月9医院就诊。自述左肩胛喜暖怕凉,活动受限已半年余。睡时必须用被严密盖好,否则自觉有凉风外袭。抚摸患部肌肉较无病处明显发凉。曾多方治疗未见好转。

诊断:此乃肩关节周围炎,或称凝肩,重者称漏肩风,乃局部受寒,气血凝结所致。予以近效方术附汤(药量酌改)处方:

生白术30g,炮附子15g,生姜3片,枣2枚。水煎服。

三剂后疼痛减轻,继服十余剂,痊愈。

二、分析

术附汤见于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篇》,原文是“治风虚,头重眩、苦极、不知食味,暖肌、补中、益精气”。“风虚”是病理,“头重眩、苦极、不知食味”是症状,“暖肌、补中、益精气”是指本方的药理作用。

这段文字里要特别注意的是“风虚”和“暖肌”这两点,才能灵活地运用本方。“风虚”是因虚受风,这就提示我们应把治疗的重点放在“虚”字上,“风”则是次要的。“头重眩、苦极、不知食味”等,则提示患者脾虚不能运化精微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的重点举例。

术附汤的作用,既然能“补中益精气”,那么头眩等证亦必迎刃而解。但风虚患者,其头眩等证,是可有可无,可多可少的,例如本案患者,就没有这些症状。所以本案用此方的主导思想,是把重点放在“暖肌”二字上。

受风后只发凉,没有寒热症状,这当然是虚性反应。张璐云:“肩背痛有因寒伏结者,近效白术附子汤”。这是因为白术生用,善走肌肉,配附子之辛热,走而不守,能内温脏腑,外暖肌肉。《伤寒论》之去桂枝加白术汤,服后半日许为什么能“其人身如痹”?方后就说“此以附子、术,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.……”云云。正因为附子与术合用,有走皮内、暖肌肉、逐寒湿、镇疼痛的效果,所以《伤寒论》中少阴病,身体痛、骨节痛等用附子汤,就是因为附子汤中是术附并用的。

白术附子合用,既然有暖肌、祛寒、镇痛的明显作用,所以临床遇到风寒湿痹等证,除新发者可加入羌活、独活、细辛、防风等治标之药物以外,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患者,一般只是重用术附,更觉药简效速。

白术要生用,要重用,至少每剂30g,并可渐加至60g、90g。附子一般用15g即可。据历年试用,本方在一般情况下,三、五剂即可有效,重者需服至三、四十剂。尤其对于常服羌活、独活、细辛、防风、川乌、草乌等方效果不大,或随愈随发的患者,改用本方更为理想。因为本方是补益精气之品,不但可以纠正攻邪伤正之偏,而且可以久服无弊。

推荐阅读

桂枝、白术、甘草附子汤等的病机分析

肩周炎神方:《指迷》茯苓丸

I版权声明

本文摘自《李克绍医学文集》,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,李克绍著,李树沛、姜建国辑。编辑/王超,校对/炳程、张野。

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
I投稿邮箱tg

linglan.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shue.com/bsjg/8348.html
热点文章

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推荐文章

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术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