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白术 > 中药白术 > 正文 > 正文

脾胃不足,百病之始,补脾9法,必有一个适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5/2/11 11:55:04

李东垣是提倡从脾胃来治万病的专家,今天胡医生就根据他的《脾胃论》并结合我的临床经验,为大家提炼出了补脾9法,总有一个适合你!

第一法——助运消化

脾主运化食物。如脾气虚弱不能健运,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,食欲下降,腹胀,肚子咕噜咕噜响,拉出来的大便还能分辨出食物原本的样子,中医叫“完谷不化”。舌上有白腻苔,时间长了气血供应不上就有眩晕乏力,面色萎黄的表现,治疗时应先健脾帮助食物运化吸收,恢复正常的脾胃功能,可用健脾丸、参苓白术散等。

第二法——益气

气虚的人大多容易累,气短乏力,动不动出一身汗。此时补脾就可以益气强身,用四君子汤、补中益气汤等补气效果非常好。

第三法——补血

饮食能不能生化成气血全靠脾胃功能,脾胃功能虚弱时,会有面色苍白,头昏心悸,失眠不安,这是血虚不能濡养头目和心神,这种情况要补脾以生血,才是根本的治法,可用四君子汤加制首乌或黄精。

第四法——止血

脾统血,凡五官或皮肤慢性出血,月经沥沥拉拉不干净的等都是脾不统血,血溢出脉络之外所导致的,补脾即能止血,可用归脾汤进行调理止血。

第五法——生精

脾阴为精血津液生化的源头,脾阴亏损,则精血生化不足,肾精亏虚,出现口干舌燥,饥不欲食,腰腿疲乏无力,耳鸣、眼睛昏花,男子滑精遗精等脾肾亏损的症状,用二冬膏、无比山药丸补脾阴就可以促进生精滋肾。

第六法——补津液

全身的水液输布与排泄也是由脾管理的,脾虚导致津液失常,出现尿多汗多,甚至引起消渴症、植物性神经紊乱等。补脾则可生津摄液,恢复人体水液平衡,这种情况适合用滋脾饮。

第七法——举陷

脾主升清,可以托举脏腑保持在合适的位置,如果出现如脱肛、皮肤眼睑松垮、胃下垂、子宫下垂等毛病,中医认为属于中气下陷。需要通过补脾来补足中气,各脏腑就能升举有力,这时可以用补中益气汤。

第八法——消肿

脾能运化水湿,脾虚导致水湿过多停留,全身就容易水肿。用药要注意健脾利湿,可用五苓散、五皮饮;如果湿热交杂引起水肿,有小便黄、浑浊,尿痛症状可以用五苓散加茵陈、黄芩。

第九法——除痰

湿久成痰,所以脾为生痰之源。脾虚无力运化排泄多余水液,所以健脾可除痰,适合的方有六君子汤、苓桂术甘汤等。

补脾9法介绍完了,相信对你一定有帮助,如果还有不清楚的,可以留言咨询。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shue.com/zybs/14536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术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