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第七十条:伤寒,若吐若下后,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,脉沉紧,发汗则动经,身为振振摇者,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。
伤寒后经过吐法下法后,
心中(胃)往上反逆胀满,
从胃附近有气往上冲的感觉,
人躺着起来的时候会出现头眩晕的现象,
但是躺着没有问题,
一般来说人不是快速起来的话是不会头眩晕
这说明身体一起来体内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。
贫血的人站起来会觉得眼前发黑,
这是贫血与胸膈有水饮的区别。
此时病人的脉是沉紧
代表病人出现了里寒,
脉沉代表的是病在里,
脉紧代表的是身体有寒,
这个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反复说过,
只有里寒才有可能出现积水的现象,
也就是在医疗上说的水饮。
这个水饮是出现在胃与胸之间的横膈膜上,
或者说是水积在横膈膜。
有水饮我们就会考虑袪水,
这儿是中焦的水,
去中焦的水一般用茯苓、白术这两味药,
茯苓利中焦的水,
白术去体内的湿,
同时体内还是有点寒,
需要桂枝是行阳去寒,
胸阳足了横膈膜上的积水就会被气化,
甘草来补充肠胃津液的水分。
发汗则动经,身为振振摇
由于里寒的问题,
再加上横膈膜处的水饮,
发汗只能是身体的四肢与末梢血液里水分流出体外,
那水分损失太多,
身体就会出现抽筋等不适的状态。
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
处方:茯苓(四两)、桂枝(三两去皮)、白术(二两)、甘草(二两)
用法:上四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温三服。
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,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,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,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,本人不甚感激。
鉴于个人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baishue.com/bzzz/770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