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白术 > 白术种苗 > 正文 > 正文

补气健脾,选南芪还是北芪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4/12/26 12:11:11

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。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,或劳伤过度、久病不复等种种原因,现代社会中气虚之人越来越多。

气虚的危害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,如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,周身倦怠乏力;气虚则卫表不固,易出汗;气虚则清阳不升、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靡、头晕耳鸣;气虚则卫外无力,容易感受外邪而生病;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,水液不化,输布障碍,可凝痰成饮,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;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衰退,从而表现出一系列脏腑虚损的征象。

气虚就需要补气。说到补气健脾的药材,南芪(黄芪)和北芪(五指毛桃)必须榜上有名。那么,我们在补气的时候,应该选择南芪还是北芪呢?

补气健脾,离不开南芪和北芪

说到补气的药,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黄芪,它也被称为北芪。

北芪性微温、味甘,归脾、肺经,有补气升阳、固表止汗、利水消肿、生津养血、行滞通痹、托毒排脓、敛疮生肌之功效,特别适合脾胃气虚、气虚水肿、表虚自汗、气血两虚者服用。

与北芪相对应,还有一味药叫南芪。说到南芪,它是南方人煲汤时特别爱用的一种药材——五指毛桃。

南芪性平、微温,味甘,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、肝经,具有健脾补气、行气利湿、祛痰平喘、舒筋活络之功效,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、肢倦无力、食少腹胀、水肿、带下、肺虚痰喘、风湿痹痛、腰腿痛等症。

南芪和北芪有什么区别?该如何选择?

?北芪补气力度更强,但容易上火

北芪是补气药中的佼佼者,其补气力度比南芪要强,但其温燥性烈,容易助火,很多人用北芪泡水喝会上火,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。

?南芪更加平和,补而不燥

南芪虽然补气的力度稍弱一些,但其性质更加平和,更适合虚不受补的人群使用。

?北芪可升阳,南芪可利湿

除了补气,北芪还有升阳的作用,既能补气,又能提气。北芪搭配人参、升麻、柴胡、炙甘草、当归、炒白术、陈皮、生姜、大枣,对胃下垂、子宫脱垂、脱肛等内脏下垂有显著的提升作用。

而南芪除了能补气健脾,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功效,那就是祛湿,这也是为什么南方人爱用它来煲汤。南方地区气候炎热、潮湿,易生痰湿,很多人总感觉身体沉重、浑身酸痛,这类人更适合用南芪,既补气,又利湿,通补兼施,补而不滞。

由此可见,南芪和北芪各有所长,具体如何选用,大家还是应该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药师。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shue.com/bszm/14359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术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