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二陈汤”也是一剂中药汤头名,最早见于宋代《大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由法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甘草组成。中医有“治痰通用二陈之说”,是一种能燥湿化痰、理气和中的中医药方。而二陈的由来是因配药时,选取半夏和陈皮应以陈旧者为佳,故名二陈汤。
为了熟记方剂,可联想历史事件的一则故事:“六君子汤”是一中药汤剂,用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陈皮、半夏等六种草药煎熬而成。具有益气健脾,燥湿化痰的功效,蕴含二陈汤。话说袁世凯坐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宝座后,还不满足,一心想当皇帝,加紧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,他授意“立宪派”杨度、孙毓筠、严复、刘师培、李燮和、胡瑛等六人组成“筹安会”,这6个人当时被称为“六君子”,加引号的原因是与前面的六君子区别开来。这六位组成的筹委会都是袁世凯称帝的吹鼓手,不断地为袁称帝大造政治舆论,让袁的皇帝梦越做越美。在六君子的鼓吹下,以及其心腹干将陈树藩、陈宧、汤芗铭等的出谋划策,终于拥戴袁世凯上了“金銮殿”。袁世凯的皇帝梦实现了,可是全国人民不领情,谁也不愿开倒车再回到帝制。医学教育
网搜集整理于是乎各地讨袁声一浪高过一浪,袁世凯终陷入绝境。陈树藩等三人作为袁委派的一方诸侯,他们见大势不妙,就纷纷倒戈反袁,分别在安徽、四川、湖南宣布独立。消息传来,心腹都不可靠了,袁世凯怎能不气恼攻心。二陈和汤的这一举动,使袁世凯更感到众叛亲离,大势已去,不久就一命呜呼。针对这个滑稽的结局,聪明的人写了一副绝妙的对联,来讽刺袁世凯的做皇帝梦不成,反送了卿卿命:
上联:起病六君子
下联:送命二陈汤
这一对联妙就妙在上下联都一语双关,既指中药,又指历史人物和史实,而且利用时间上的巧合,概述了袁世凯称帝迷梦破灭的经过。上联是说袁世凯“起病”的“六君子”是指杨度、孙毓筠、严复等6人组成的筹安会鼓吹君主立宪、煽动袁世凯复辟称帝。下联的“二陈汤”则指通电反袁的四川将军陈宧、陕南镇守使陈树藩和湖南将军汤芗铭,三位的姓氏正好组成了“二陈汤”,三位心腹的通电反袁,无疑给袁世凯送来的是“送命汤”。
中医的处方一般称“处方”,也有叫“汤头”的,一个汤头一般有数味或数十味中药组成。在清朝康熙33年,有位叫汪昂的中医,著了一本《汤头歌诀》,收集中医常用汤头个,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,将每个汤头的名称、组成药物、适应症、随症加减都写入歌中,简明扼要,便于诵读记忆,流传很广,影响深远。既然汤头这么多,为什么四个汤头就能开药铺?原来这只是一个传说故事,说的是清代末年,在江南一偏僻的小镇上,有一家祖传数代的中药铺,药铺坐堂和抓药的都是这一家人,他们代代相传,只在四个汤头上做文章,药铺一代一代开了多年,也医治好了当地许多人。是哪四个汤头呢?就是“二陈汤”、“四君子汤”、“四物汤”、“平胃散”。可见二陈汤是经典名方!
慢性支气管炎(简称慢支)是指气管、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。症状:多缓慢起病,病程较长,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。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、咳痰、喘息,简称“咳痰喘”,中药可服用复方咳喘胶囊。人一老,各种毛病都来了:胃口不好,吃东西不容易消化,痰多,咳嗽,气不顺,甚至气喘,“咳痰喘”这都是很多老人容易犯的。
复方咳喘胶囊就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的指示:传承经典,守正创新!复方咳喘胶囊传承经典宋代《大平惠民和剂局方》“二陈汤”和明朝的名医韩天爵的《韩氏医通》名方“三子养亲汤”,加上西药,中西药合璧,守正创新!主治痰壅气逆证。咳嗽喘逆,痰多胸痞,食少难消,舌苔白腻,脉滑。临床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心病等痰壅气逆食滞者。
免责声明:我们重在分享,本站所提供内容(图片文字视频)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由本站编辑整理。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,不对其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因编辑需要,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,仅供读者参考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