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苓在我国药用有悠久的历史,早在多年前《神农本草经》就把它列为上品。宋代《图经本草》上载有关于茯苓酥的记载。古人因看到茯苓长在老松树的根上,便以为它是松树精华所化生的神奇之物,称它为茯灵(茯苓)、茯神或松腴。晋朝葛洪在他的《神仙传》中就有“老松精气化为茯苓”的说法。
茯苓是寄生在松根上的真菌。它长在20~30厘米的地下,菌核呈球形或不规则块状,大小不一。别看茯苓其貌不扬,可是一味著名的中药。为了入药方便,人们为它的每个部位都起了相应的名字:外表被覆的一层褐色外皮叫茯苓皮,断面靠外淡红色疏松的一层叫赤茯苓,内部白色致密的部分称白茯苓。还有些茯苓中间有一道松根穿过,靠近树根的部分称茯神,中间的树根则叫它茯神木。
名称:茯苓
别名:伏苓、伏菟、云苓、茯菟、茯灵、茯蕶、茯兔、松薯、松木薯、松苓。
来源: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。
性味:甘、淡,平。
归经:归心、脾、肾经。
功效:利水渗湿,健脾,安神。
主治:用于水肿,泄泻,小便不利,痰饮,心悸,失眠。
内服:煎汤,10~15g;或入丸散。宁心安神用朱砂拌。
使用注意:虚寒精滑者忌服
①《本经》:主胸胁逆气,忧恚惊邪恐悸,心下结痛,寒热烦满,咳逆,口焦舌干,利小便。
②《别录》:止消渴,好睡,大腹,淋沥,膈中痰水,水肿淋结。开胸腑,调脏气,伐肾邪,长阴,益气力,保神守中。
③《药性论》:开胃,止呕逆,善安心神。主肺痿痰壅。治小儿惊痫,心腹胀满,妇人热淋。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补五劳七伤,安胎,暖腰膝,开心益智,止健忘。
⑤《伤寒明理论》:渗水缓脾。
⑥《医学启源》:除湿,利腰脐间血,和中益气为主。治溺黄或赤而不利。《主治秘诀》云,止泻,除虚热,开腠理,生津液。
⑦王好古:泻膀胱,益脾胃。治肾积奔豚。
⑧《药征》:主治悸及肉瞤筋惕,旁治头眩烦躁。
茯苓应用
(1)白茯苓可健脾,对那些久病瘦弱、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、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,而且药性平和,治疗上述症状可与人参、白术、甘草和用称四君子汤,主治脾胃气虚、运化不利,以疗效稳健著称,后世的许多补气益脾的方剂都依此方而来。
(2)赤茯苓和茯苓皮能利尿消肿,可用于水肿胀满、小便不利、眩晕心悸等证,多与白术、猪苓、泽泻、桂枝配伍,称五苓散,是中医治疗各种水肿的基本方剂。
(3)茯神有扶脾、养心安神的作用,因思虑过度、劳伤心脾导致失眠多梦、虚烦易惊、健忘等证的病人,可选用以茯神、人参、当归、龙眼肉等配制的归脾汤(丸)治疗。
(4)茯神木则能舒筋活络。
药理作用
1、调节免疫功能
2、抗衰老作用
3、抗病原微生物作用
4、镇静作用
5、抗肿瘤作用
6、利尿作用
7、强心作用
连锁门店需求点:口碑及消费者的重复消费取决于专业力
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水平的提升,更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;
门店连锁间的会员制、促销手段、价格战已无明显差异化的今天,赢取客户最终取决于销售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。
增加客户重复消费率一定要学习的
药店红宝书致力于药店人员专业提升
药店红宝书
专注门店精英成长
长按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baishue.com/bsjq/82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