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有一句话叫做“湿气生于脾,藏于肾,源于肝”,湿气为百病之源,体内有湿气就容易影响身体的健康,今天医生就从肝脾肾这三个方面来教大家如何正确祛除体内的湿气。
首先为什么说湿气生于脾?
中医认为“脾主运化”,我们身体里的水液都要靠脾来运化,脾虚,运水运到一半不运了,水液就容易堆积,生成湿气,这时就容易出现浑身乏力,身体沉重,没有精神,同时还会觉得没有胃口,肚子胀气,大便稀容易粘马桶等,这时可以参考一个参苓白术丸来补脾益气,化湿。
同时体内的水湿太多,进一步就容易生成痰湿,这时你除了上面的症状外还会觉得喉咙里有痰,经常吐痰,经常觉得嘴巴里黏黏的,舌苔白腻或发黄等,这时可以参考一个二陈丸来燥湿化痰。
其次为什么说湿气藏于肾?
中医认为肾主水,为水之下源,可以通过蒸发气化的作用调节水液,肾阳不足,就像太阳蒸发不了水一样,体内就容易产生湿气,这时就容易出现浑身无力,脸上容易出油,舌苔厚腻,同时还伴有手脚冰凉,走路像踩棉花一样,腿脚发软,小便多,晚上总想跑厕所等,这时要想祛湿就要先补充肾阳,大家可以参考一个桂附地黄丸来补肾助阳,肾阳充足了,湿气也能消了。
第三为什么说湿气源于肝?
中医认为肝为气机总司,可以调节全身的气机,而气又可以推动水液的运行,肝气郁结就容易导致水液在体内堆积,产生湿气,如果你平时总觉得心情不好,每天都闷闷不乐,肋巴骨下面像有一股气似的,窜着疼,喜欢叹气,同时还总觉得浑身乏力,头身困重,小便颜色浑,大便稀容易粘马桶等,这时就需要去疏肝理气,可以参考一个逍遥丸来疏肝理气,祛湿。
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内容,大家平时也要少吃一些寒凉的食物,大家在用药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不能随意用药,祝大家身体健康,我们下期再见。